摘要:近期,全球原油市场受两股力量冲击:美国对伊朗政策反复不定,自特朗普政府退出伊核协议并强力制裁,伊朗原油出口从 2018 年峰值 250 万桶 / 日锐减至不足 50 万桶;拜登政府虽寻求谈判,但因核心分歧陷入僵局。同时,OPEC + 推进增产计划,自 2020 年疫情减产以来,按 2023 年会议方案,2024 年计划增产约 200 万桶 / 日。两者叠加,致使 WTI 和布伦特原油期货价在 70
近期,全球原油市场受两股力量冲击:美国对伊朗政策反复不定,自特朗普政府退出伊核协议并强力制裁,伊朗原油出口从 2018 年峰值 250 万桶 / 日锐减至不足 50 万桶;拜登政府虽寻求谈判,但因核心分歧陷入僵局。同时,OPEC + 推进增产计划,自 2020 年疫情减产以来,按 2023 年会议方案,2024 年计划增产约 200 万桶 / 日。两者叠加,致使 WTI 和布伦特原油期货价在 70-90 美元 / 桶震荡,加剧了中东地缘政治博弈,影响全球能源格局重塑。
特朗普对伊政策:摇摆表态背后的市场与谈判算计
美国对伊朗的 “极限施压” 政策正陷入前所未有的混乱。近日,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突然表态 “中国现在可以继续购买伊朗石油”,这与他五月 “必须立即停止所有伊朗石油交易” 的强硬立场形成鲜明反差。更在北约峰会上直言伊朗 “需要资金重建”,“想卖石油就让他们卖”,全然不顾其政府为扼杀伊朗石油出口制定的系列政策。
这一表态迅速引发连锁反应。支持者认为,这可能是特朗普为开启与伊朗新谈判铺路 —— 以放松制裁为 “大胡萝卜”,而放宽中国购买伊朗石油限制是关键环节。彭博经济研究中东地缘经济主管埃斯凡迪亚里便指出,此举或为 “极限施压” 政策松绑埋下伏笔。但反对声浪同样强烈:美国防务民主基金会伊朗项目主任本・塔勒布强调,空袭后正是收紧施压的最佳时机,需切断伊朗重建资源;哈德逊研究所高级研究员里布阿则警告,放松限制将变相资助伊朗军事及代理人网络。
然而,特朗普的表态并非政策转向。他明确表示不会放弃对伊制裁,白宫高级官员也证实相关限制将持续。里布阿认为,这更可能是预防油价飙升的 “算计性表态”—— 利用市场预期稳定价格。布鲁金斯学会外交政策项目主任马洛尼则点出核心:特朗普以 “交易思维” 看待危机,导致当前伊朗制裁政策 “极度混乱”,而这种无常性已成为市场新的风险变量。
OPEC + 增产:沙特主导的市场份额争夺战
与美国政策的摇摆形成呼应的,是 OPEC + 掀起的增产潮。在沙特阿拉伯的主导下,OPEC + 正计划于本周末开启第四轮大规模增产,拟从 8 月起每日再增 41.1 万桶,延续 5 至 7 月的增产节奏。这一决策源于沙特对市场份额的迫切争夺 —— 面对美国页岩油商等竞争对手的蚕食,利雅得决心通过恢复产能重夺主动权。
尽管全球燃料需求疲软、供应过剩迹象显现,OPEC + 过去三个月仍以最初计划三倍的速度复产,目前已恢复 2023 年减产额度的约三分之二。若按此节奏,再经两轮增产即可完成全部复产,届时或将解除更深层供应限制。不过,实际增产量始终不及预期:5 月八大核心成员国仅增产 15.4 万桶 / 日,不足计划的四成,伊拉克、俄罗斯因弥补前期超产放弃部分额度,哈萨克斯坦更持续超产数十万桶,令沙特颇为不满。
增产对油价的冲击立竿见影。受此影响,叠加以色列与伊朗停火协议缓解中东出口担忧,布伦特原油期货已跌至每桶 68 美元附近,较年初下跌逾 9%。摩根大通预测,油价或在今年晚些时候跌至 60 美元出头,2026 年进一步下探。但 OPEC + 似乎决心已定,Onyx 资本集团研究主管奇林吉里安直言:“他们已采取市场份额战略,木已成舟。”
短期承压与长期布局:全球原油市场的未来博弈
OPEC + 的增产逻辑,实则暗藏长期战略考量。历史上,该组织信奉 “减产保价”,但此次转向背后,既有惩罚超产成员国的意图,也有缓冲美国对伊朗制裁冲击、为特朗普政府送上 “降通胀礼物” 的算计。更关键的是,非 OPEC 产油国的后劲不足给了 OPEC 底气:高盛数据显示,过去五年非页岩油田年均发现量仅 25 亿桶,不足前三年的四分之一;美国能源信息署预测,页岩油将在 2027 年达峰后衰减。这意味着,待竞争对手产能下滑,OPEC + 有望凭借存量优势重掌定价权。
而特朗普政府的政策混乱,更让市场添了一层不确定性。一方面,放松中国购买伊朗石油的暗示可能增加原油供应,与 OPEC + 增产形成叠加效应,进一步压制油价;另一方面,制裁政策的反复又让交易商难以预判实际供应变化。正如马洛尼所言,特朗普的 “交易思维” 让伊朗制裁政策陷入 “极度混乱”,而这种无常性,正成为全球原油市场波动的又一催化剂。
从短期看,油价承压与产油国财政压力加剧已成定局:全球经济复苏放缓、新能源替代加速,致使需求不足,WTI 原油期货价三月内震荡下行超 15%;沙特、俄罗斯等 OPEC + 核心国因基建与福利支出增长,财政平衡油价持续攀升。长期而言,能源博弈更趋复杂:OPEC + 动态控产与美国页岩油灵活供应战略对冲,美国能源政策摇摆,伊朗核协议、委内瑞拉复产等变量频出,持续重塑全球能源格局。这场融合地缘政治、技术与经济利益的原油博弈远未终结。
免责声明:
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构成本平台的投资建议,本平台不对文章信息准确性、完整性和及时性作出任何保证,亦不对因使用或信赖文章信息引发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